| 
	摘要:厌氧氨氧化工艺是一项绿色低碳生物脱氮技术,可替代传统硝化反硝化工艺,节省曝气能耗、碳源消耗,降低污泥产量。本文归纳了厌氧氨氧化工艺的技术原理、类型特点及适用场景,列举了厌氧氨氧化工艺在多个行业的应用实例,探讨了
 
	厌氧氨氧化工艺的机遇与挑战,最后介绍了华自科技的厌氧氨氧化工艺解决方案,以期推动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工程应用。
 
	关键词:亚硝化,短程反硝化,自养脱氮,碳中和,工业废水
 
 
		1 引言
氮素污染是引发水体富营养化与黑臭化的关键因素之
	 
		一,降低水环境质量,威胁水资源安全、人类身体健康与水生
	 
		物种安全。城乡生活污水、农业养殖废水和工业生产废水等
	 
		是重要的氮素污染源。目前,传统硝化反硝化是主要的水体
	 
		氮素削减工艺。然而,传统硝化反硝化工艺存在曝气能耗高、
	 
		外碳源消耗多和污泥产量高等问题,不利于“双碳”目标的实
	 
		现。与传统硝化反硝化工艺相比,基于厌氧氨氧化的新型生
	 
		物脱氮工艺可有效降低曝气能耗、碳源需要量和污泥产量,
	 
		实现大幅度节能降耗,符合绿色低碳理念。厌氧氨氧化工艺
	 
		有望协助污水处理厂实现能源自给、资源回用以及碳中和,促
	 
		进污水处理厂向水资源回收工厂蜕变。
厌氧氨氧化工艺在高含氮废水处理领域的工程应用早已
	 
		超过100项,且呈指数增长[1]。我国生态环保部、科技部正积
	 
		极推动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应用,厌氧氨氧化技术多次入选国
	 
		家先进技术目录。中科院也将厌氧氨氧化技术与应用评为全
	 
		球Top10热点前沿。多本著名国际、国内期刊对厌氧氨氧化发
	 
		布专刊、专栏。因此,厌氧氨氧化工艺是未来污水生物脱氮的
	 
		重要发展方向[2],值得工农企业、水务公司和环保公司等的
	 
		共同关注。
	 
		2 厌氧氨氧化工艺的技术原理
厌氧氨氧化工艺是指以厌氧氨氧化反应为核心的一系
	 
		列工艺流程体系。厌氧氨氧化反应可在厌氧条件下,分别以
	 
		氨氮(NH4+)和亚硝氮(NO2-)为电子供体和电子受体,以
	 
		生成氮气的形式实现两者的同步脱除,是一种自养脱氮反应
	 
		(式)。厌氧氨氧化反应的电子受体是亚硝氮(NO2-),产生
	 
		亚硝氮的生化反应包括亚硝化和短程反硝化。亚硝化反应是
	 
		氨氮氧化为亚硝氮的生化过程(NH4+→NO2-),是一种自养
	 
		反应(式)。当只有部分氨氮氧化为亚硝氮(50%左右)时,称
	 
		为部分亚硝化反应。短程反硝化反应是硝氮还原为亚硝氮的
	 
		生化过程(NO3-→NO2-),该反应的电子供体可以是有机物
	 
		和无机物,工程应用中以消耗有机物的异养反应为主。以乙酸
	 
		为有机底物的短程反硝化反应式如式所示。
	 
 
 
 
		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功能菌称为厌氧氨氧化菌,为严格厌
	 
		氧菌,革兰氏阴性菌,隶属于浮霉菌门,具有独特的细胞结构
	 
		(图1(a)),厌氧氨氧化反应主要由内部的厌氧氨氧化体完
	 
		成。厌氧氨氧化菌由于富含血红素呈显现为鲜明的红色(图1
	 
		(b)),故也称为“红菌”。
	   
 
		亚硝化反应的功能菌称为亚硝酸菌或者氨氧化菌,分为
	 
		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古菌。通常认为,亚硝化反应氨单加氧
	 
		酶和羟胺氧化还原酶共同完成。短程反硝化菌以消耗有机碳
	 
		源的异养菌为主,称为普通短程反硝化菌。根据硝酸盐还原、
	 
		亚硝酸盐还原功能基因的具备情况与表达状态,短程反硝化
	 
		菌可分为基因型短程反硝化菌和表现型短程反硝化菌。
	 
		3 厌氧氨氧化工艺的类型特点
根据亚硝氮的生成途径,厌氧氨氧化工艺可分为:(1)
	 
		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2)硝化/短程反硝化/厌氧氨
	 
		氧化工艺;(3)部分亚硝化/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此
	 
		外,还有一种比传统硝化反硝化工艺先进,但不以厌氧氨氧化
	 
		为核心的工艺,即亚硝化/反硝化工艺。上述五种生物脱氮工
	 
		艺的碳氮转化流程见图2。
由图2可见,与传统硝化/反硝化工艺相比,亚硝化/反硝
	 
		化工艺、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硝化/短程反硝化/厌
	 
		氧氨氧化工艺、以及部分亚硝化/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工
	 
		艺等新型生物脱氮工艺,均可在不同程度上降低氧气需要量、
	 
		碳源需要量及污泥产量,但基于厌氧氨氧化的三种工艺的节
	 
		能降耗效果更明显。其中,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在节
	 
		省碳源方面最具优势,碳源需要量可降低100%,此外,氧气需
	 
		要量和污泥产量分别降低42.5%和95.1%。部分亚硝化/短程
	 
		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在降低氧气需要量和污泥产量两个方
	 
		面潜力最大,降低程度分别为48.9%和95.5%,碳源需要量节
	 
		省程度也较高,为94.7%。与其他两种厌氧氨氧化技术相比,
	 
		硝化/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的节能降耗效果处于中等
	 
		水平,氧气需要量、碳源需要量及污泥产量降低程度分别为
	 
		35.1%、75.5%和70.6%。
	 
  
 
		4 厌氧氨氧化工艺的适用场景
	 
		三种厌氧氨氧化工艺适宜的应用场景不同。尽管部分亚
	 
		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的碳源需要量最低,但由于厌氧氨氧化
	 
		反应自身不能将氨氮和亚硝氮全部转化为氮气,而是有部分
	 
		硝氮生成,导致该工艺的最大理论脱氮率为89%。因此,当最
	 
		大理论脱氮率不满足相应的出水总氮排放标准时,应考虑其
	 
		他两种厌氧氨氧化工艺,或者将厌氧氨氧化生成的硝氮完全
	 
		还原为氮气。因此,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一般适用于
	 
		两种情形:(1)氨氮浓度高但无排放限值;(2)排放限值严
	 
		格但氨氮浓度低。
部分亚硝化/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主要是针对厌
	 
		氧氨氧化反应自身缺陷提出的。短程反硝化反应可将厌氧氨
	 
		氧化反应生成的硝氮还原为亚硝氮,再次作为厌氧氨氧化反
	 
		应的电子受体与残余氨氮同步脱除。理论上,部分亚硝化/短
	 
		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的脱氮率可达100%。因此,当污水
	 
		部分亚硝化反应容易实现,处理出水水质标准高,且可提供少
	 
		量优质碳源(可来源于污水、污泥发酵)的前提下,可采用部分
	 
		亚硝化/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
硝化/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主要是针对部分亚硝
	 
		化反应实现、维持困难,或者污水的氮素以硝氮为主的情形
	 
		提出的。城镇污水中的氮素以氨氮和有机氮为主,后者通过
	 
		氨化作用也可转化为氨氮。但与厌氧消化上清液等高氨氮废
	 
		水相比,城镇污水氨氮浓度较低且波动大,冬季水温较低,部
	 
		分亚硝化难以稳定实现,氨氮氧化生成的亚硝氮极易被硝酸
	 
		菌氧化为硝氮。因此,可考虑将氨氮部分完全氧化为硝氮,再
	 
		通过短程反硝化将硝氮还原为亚硝氮。短程反硝化与厌氧氨
	 
		氧化协同,可实现100%的脱氮率。有些高含氮工业废水,如
	 
		光伏废水,氮素以硝氮形式存在,原则上不可通过厌氧氨氧
	 
		化脱氮。但可与城镇污水混合处理,利用城镇污水中的有机
	 
		碳源将这些工业废水中硝氮短程反硝化为亚硝氮,城镇污水
	 
		中还含有氨氮,为厌氧氨氧化脱氮创造了条件,实现工业废水
	 
		与城镇污水的协同低耗脱氮。
	 
		5 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应用案例
	 
		5.1 污泥消化液
城镇污泥厌氧消化液是厌氧氨氧化工艺的主要应用场
	 
		景。全球首例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应用工程处理的就是荷兰
	 
		鹿特丹Dokhaven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厌氧消化液,于
	 
		2002年6月开始运行[3, 4]。进水水量为氨氮浓度约为1200
	 
		mg/L,进水水温和反应器混合液温度保持在32~33 ℃。厌
	 
		氧氨氧化工艺的类型为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部分
	 
		亚硝化反应、厌氧氨氧化反应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反应器中完
	 
		成,前者称为SHARON反应器,尺寸为1800
	 
		m3,特点是水
	 
		力停留时间与固体停留时间相等(1.5
	 
		d),无需污泥回流;
	 
		后者称为ANAMMOX反应器,尺寸仅为70
	 
		m3,特点是为
	 
		内循环反应器构造,培养出高浓度的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
	 
		水力停留时间仅需6 h,实际脱氮能力达到7.1 kg N/m3/d。
	 
		SHARON/ANAMMOX两段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
	 
		为Dokhaven污水厂削减了10%~15%的总氮负荷,使该厂总
	 
		氮的去除以高效和可持续的特点获得明显改观[3]。
	 
		5.2 垃圾渗滤液
垃圾渗滤液也是厌氧氨氧化工艺应用较多的场景。台湾
	 
		省于2010年启动了中国第一座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厌氧氨氧化
	 
		工艺应用工程[5],类型为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工
	 
		艺,为一段式反应器,尺寸为384 m3。进水水量为304
	 
		m3/
	 
		d,COD和氨氮浓度分别为554
	 
		mg/L和634 mg/L,曝气池水
	 
		温为30~33 ℃,泥龄为12~18
	 
		d,水力停留时间为1.3 d,溶解
	 
		氧浓度控制在0.3
	 
		mg/L。该项目的总氮去除率为76%,厌氧
	 
		氨氧化反应和反硝化的贡献度分别为68%和8%。
	 
		5.3 食品工业废水
中国大陆最早(2009~2012年间)投运的数个厌氧氨氧
	 
		化工艺应用工程均处理工业废水,包括淀粉、红酒、味精和
	 
		甜味剂等,均由国外企业荷兰帕克设计和实施[1,
	 
		6]。其中,规
	 
		模最大的是内蒙古通辽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污水处理
	 
		项目I期工程,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厌氧氨氧化工程项目,于
	 
		2010年投运。处理对象为味精生产废水,设计进水氨氮浓度
	 
		为600 mg/L。厌氧氨氧化工艺类型为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
	 
		化工艺,部分亚硝化反应和厌氧氨氧化反应通过控制溶解氧
	 
		在同一个反应器中完成,即一段式反应器,尺寸为6600
	 
		处理能力达到11000 kg N/d,容积脱氮负荷为2 kg
m3,
	 
		N/m3/d。
	 
		但是,目前缺乏该项目的详细报导。全球范围内,厌氧氨氧化
	 
		工艺应用工程处理的食品工业废水还包括土豆加工、肉类加
	 
		工、酵母生产、牛奶和白酒废水等[1]。
	 
		5.4 城镇污水
全球城镇污水处理厂实现主流厌氧氨氧化的工程案例屈
	 
		指可数,较早报导的有奥地利Strass污水厂[7]、新加坡樟宜
	 
		污水厂[8]和中国西安第四污水厂[9,
	 
		水厂主流水温冬季低至8~12
10]等。奥地利Strass污
	 
		℃,亚硝氮来源是部分亚硝化
	 
		反应,亚硝酸菌和厌氧氨氧化菌来源于侧流厌氧氨氧化反应
	 
		器接种,构成颗粒污泥与活性污泥混合系统,依靠AvN曝气
	 
		技术维持主流厌氧氨氧化脱氮效果,厌氧氨氧化脱氮占比为
	 
		75%。新加坡樟宜污水厂主流为活性污泥系统,亚硝氮来源
	 
		也是部分亚硝化反应,但亚硝酸菌和厌氧氨氧化菌来源于主
	 
		流自发生长,厌氧氨氧化脱氮占比为62%,主要与新加坡得
	 
		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有关,全年水温维持在28~32
	 
		℃范围内。
	 
		西安第四污水厂的主流亚硝氮来源为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
	 
		化菌自发在缺氧区的悬浮填料上生长。进水氨氮为20.3~40.8
	 
		mg/L,在全年运行温度为10.7~25.2 ℃的条件下,出水总氮低
	 
		于10
	 
		mg/L,厌氧氨氧化脱氮贡献率最高可达30%。
	 
		5.5 源分离黑水
源分离黑水即厕所污水,包括大小便及其冲洗水。针对
	 
		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黑水总氮无法满足一级A标
	 
		准的瓶颈问题,华自科技与同济大学合作,设计了黑水低耗高
	 
		效处理与资源化技术框架,开发了黑水同步碳磷捕获与短程
	 
		生物脱氮集成工艺(图3)。在主流处理线,采用的短程生物
	 
		脱氮工艺为部分亚硝化/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实际
	 
		黑水氨氮浓度为215 mg/L,反应器运行温度为15~20
	 
		℃,部
	 
		分亚硝化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为6.5
	 
		氨氧化耦合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为8.0
h,短程反硝化/厌氧
	 
		h。出水无机氮仅为
	 
		1.5
	 
		mg/L,去除率达到了99.3%,部分亚硝化反应器的氨氧化
	 
		负荷为0.85
	 
		kg
	 
		的脱氮负荷为0.57
N/m3/d,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反应器
	 
		kg N/m3/d。由于部分亚硝化/短程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工艺对有机碳源的需要量少,仅为黑水进水有机
	 
		物的7.4%。因此,黑水中的大部分碳源可被捕获,再通过厌氧
	 
		消化、热点联产技术实现碳回收。整套工艺实现了高效、低
	 
		碳和极限脱氮。
	 
  
 
		6 华自科技的厌氧氨氧化工艺特色解决方案
	 
		华自科技以创新为发展动力,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建立产
	 
		学研用平台,研发了厌氧氨氧化工艺的特色整体解决方案(图
	 
		4)。与同济大学展开合作,在对亚硝化、短程反硝化和厌氧氨
	 
		氧化等生化过程展开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种组合工
	 
		艺路线、多种反应器构造型式,可对应多种行业废水。基于对
	 
		机理模型和人工智能的模型,研发的各种智能控制技术可使
	 
		厌氧氨氧化工艺稳定运行。
	 
		7 结论
	 
		(1)厌氧氨氧化工艺是绿色低碳的生物脱氮工艺,不同
	 
		类型的厌氧氨氧化工艺可应对不同的应用场景与需求;
	 
		(2)厌氧氨氧化工艺的适用场景广泛,全球应用案例较
	 
		多,技术日趋成熟,但我国厌氧氨氧化工艺仍旧推动力不足,
	 
		需要工农企业、水务公司和环保公司共同推动。
	 
		(参考文献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