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为收藏| 学校主页| 党委宣传部| 联系我们|

民大风采 ▏姚兰:上好每一堂课,深耕每一项科研,做实每一次服务

在林学园艺学院教师姚兰眼中,教师是一个无比神圣的职业。在采访中她数次提到:成为老师,自己是“幸运的”。她将这份职业热情融入日常教学之中,将自身专业性与因材施教的差异性相结合,尽己所能,上好每一堂课。

秉持着教师特有的职业神圣感,姚兰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参加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年均承担教学量200学时以上;利用课上提问、课下交谈、问卷、邮件、微信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特点,安排针对性教学……从教十几年,姚兰始终如一地坚守。

姚兰个人照


引导式教育,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2004年,姚兰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园林本科专业,在面对外出就业和留校任教选择时,“当时学校正在招聘辅导员,我对学院老师很熟悉,有感情,我也很喜欢与年轻人打交道,最终选择留校任教。”姚兰回忆起走上工作岗位的那段时光说到。

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就扎根在了姚兰心里。初登讲台时,每一学期开课前,她都会认真写讲义和教案,所有留给学生的习题都会提前做一遍。“在课堂上完美呈现知识,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是姚兰努力追求的目标。

每个学期,姚兰的课程总是安排得很满。《普通生态学》《园林史》《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自然保护区管理理论与实践》,承担林学、园艺及园林专业部分学生毕业实习、课程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指导。为了让学生真正爱上这些课程,姚兰下了不少功夫。

“在教授生态环境保护的课程中,我们组织学生前往利川佛宝山、星斗山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让他们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树”,读懂“树”,对“树”产生兴趣,深入浅出地理解专业知识,这是姚兰因材施教、引导式教育的“利器”。“森林调查能使我们获得大量林业生产一线资料,让学生对大自然和林业产业有了更深层次、更现实的理解。”姚兰如是强调。

在教学上,姚兰并不局限于课堂上的讲授,也不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农林人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等内容都会出现在她的课堂上。姚兰还对学生寄予高标准的要求,包括拥有扎实的动手能力、具备质疑的精神、胸怀“大国三农”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一线教师,真正感到自豪的是自己的工作得到认可。”姚兰说。一位毕业十年的学生在教师节给姚兰发来信息:“感谢老师大学时期的教导,直到现在我都受益良多。”“姚老师治学严谨,对学生严格要求。课堂中,她循循善诱,强调独立思考,引导我们启发思维。在她的课堂上,我们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更懂得了欣赏生态学本身的美。生活上,她对我们的关心无微不至,像大姐姐一样为我们操碎了心。”已考取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的徐来仙说到。这些真诚的感谢对于姚兰而言,是最大的回报与鼓励。这些年来,她先后在学校组织的首届(2019年)课程与教学设计竞赛中,获“课程教学设计组”第一名,荣获一等奖;2022年参加学校第三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正高组第二名,获二等奖,并被推荐参加省赛,于2023年4月参加省赛决赛,获三等奖;作为负责人申报的“林学类专业产教融合实践创新教学团队”获得省级教学团队称号等荣誉。

姚兰(中)和研究生在一起


创新教育方法,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

“学生的学习方法发生了改变,我们的教学形态也应该跟上时代的脚步。”作为一名经历学院学生工作辅导员、办公室主任、分管教学工作副院长等多个岗位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她发现林学、园艺、园林等专业的学生存在学习兴趣低,专业思想不牢,学林不爱林,实践能力弱,“一卷定乾坤”的课程考核评价不科学等痛点问题。为解决“痛点”,她从自己主讲的《普通生态学》课程着手,带领团队确立“培根——铸魂——强能——考核评价科学合理”的课程改革目标思路,在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上大胆创新。通过多年的努力建设与不断完善,《普通生态学》成为国家级一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姚兰进行教学创新设计成果汇报

“当时录课条件不是很成熟,在艾训儒院长带领下,团队将共6部分13章的课程细分,线上线下相结合,最后《普通生态学》课程共录制视频知识点168段,时长共计1473分钟,正式上线后团队成员真都很激动。”在录制《普通生态学》课程的过程中,团队遇到了不少挑战和困难。有些知识点难以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达,有些场景需要特殊的拍摄设备和技巧,还有技术问题需要不断地调试和解决。但姚兰团队成员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不断地尝试和改进,在录制过程中,团队也得到其他高校的支持和帮助,姚兰一行前往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等高校学习录课经验,与其他高校交流经验,分享技巧和心得,这让团队更加顺利完成这门课程的录制工作。最终,团队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普通生态学》课程正式上线后,得到了广大学生和教师的好评和认可。“这门课程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感和互动性,顺应了智能云教学时代的新型教学改革的趋势与方向。”姚兰如是说。“姚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亲切和善,循循善诱,教学方法多样,课堂气氛活跃融洽,学生课堂参与感强,在野外考察中时刻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厌其烦地进行悉心细致的指导,师生关系活泼自然。”林学园艺学院学科建设科科长朱江老师称赞道。

“我们有一个研究生徐来仙,在对利川水杉进行调查时,他自己主动查阅了很多资料,不断丰富实验方案。”同学们的积极性和认真态度打动了姚兰,这让她在教学研就的路上劲头十足。近年来,姚兰作为主持人结题校级一般教学研究项目1项,校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1项。主持的教学成果“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实践”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参与的“地方高校农林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教学成果先后获省级、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参与的 “面向武陵山区的新林科专业建设改革与实践” 教学成果获2019年国家民委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地方高校林学+微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成果获第九届省级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三);参与的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地方综合性高校多学科交融式林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排名第三)于2020年9月4日获得教育部高教厅立项通过。

姚兰(左一)带领研究生观测极小种群物种-黄梅秤锤树生长状况

姚兰(左二)与团队老师一起带领本科生调查水杉母树


深耕学科成就,助力“乡村振兴”

在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同时,姚兰不忘积极进行社会服务。面对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的蓬勃发展,她响应号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主动担任科技特派员、特色产业顾问,实地调研功国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利川市团堡镇的产业发展,并常年提供专业指导,开展技术服务。姚兰主持推动“湖北恩施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生态综合监测站”的建设工作。立足恩施州丰富的植被类型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对武陵山天然植被及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进行长期监测,为全球气候变化及生态恢复提供动态监测数据。同时依托“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星斗山、木林子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研究生工作站”等重要学科平台,实施“引育结合、专兼结合、双师双能结合”的“三结合”措施,带领团队成员参与生态效益监测国家报告撰写和生态建设,为林业部门及地方政府提供智力支持。“2016-2019年连续4年的暑假期间,顶着烈日冒着酷暑爬山涉水,啃馒头、喝山泉水,不辞辛劳、在不要报酬的情况下,姚兰老师带领本科生、研究生,先后在湖北木林子国家自然保护区、七姊妹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利川金子山国有林场等地方建立大样地,开展样地植被调查。通过她的带头表率作用,建成了林学园艺学院林学学科的重要科研平台——湖北恩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艾训儒老师谈到。近几年来,作为团队成员,姚兰老师先后参与过湖北恩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大样地的建立、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调查、全国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水杉原生母树天然更新调查、武陵山区东北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生态站大样地复查、极小种群迁地保护基地建设、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等所有野外考察活动。

姚兰(右一)陪同华东师范大学陈小勇教授(中)考察水杉原生母树

“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你还有什么资格不去奋斗呢?”这句话是激励姚兰一路不忘初心、务实进取的座右铭,也是对桂园学子的谆谆教导。

她从民大的学生变成民大的教师,从虚心求学、奋发耕耘到不忘初心、学以致用,不变的是她对教书育人的热爱与坚持,对学术的执着,对社会与国家的使命与担当。成长于民大,奉献于民大,这就是她的青春与追求。姚兰在采访最后寄语民大学子:“希望同学们将来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胸怀大义、脚踏实地,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专题专栏

  • 媒体看民大

  • 桂园英才